體驗課程-文化體驗教育-「傳家」—新埔宗祠文化的探索

標題:文化體驗教育-「傳家」—新埔宗祠文化的探索
課程時間:2020/09/01~2021/07/31
狀態:準備中
活動介紹:

【核心理念】

在現代的工商業生活之中,家人與家人之間的連結不再如務農時代一樣緊密(因不再需大量勞動力的互通有無),家庭結構改變,僅以父母子女構成的核心家庭也隨之成?主要的趨勢。在這個現實前提之下,究竟該如何向現在的小朋友介紹宗祠文化、讓已經漸漸失去社會根基的宗祠文化重新和現代社會生活產生連結?是否再次讓漸漸和現代社會漸行漸遠的家族關係,慢慢式微的宗祠文化及親近文化資產,可以重新回到孩子們的生活中,是本次體驗最主要的問題意識。





本課程設計對前述問題意識所提出的構思?—「現場體驗」。透過讓孩子實際進到宗祠中,用五感體驗宗祠建築的有形樣貌,再從家族史與家族脈絡及宗祠內涵去感受倫理的無形氛圍。並透過實際操作宗祠建築中所用到的剪黏與彩繪技法,讓原本被封藏在建築裝飾物中、來自先人對後代的殷殷的期許,重新被看見並能感受到,而這些「多子多孫」、「砥志礪行」「富貴榮華」的期許背後的不外乎就是「希望孩子好、希望全家一直都感情好、一直都能在一起」的親情,這樣的心情和現代生活並無二致。





因此,本次體驗提案的內容最大特色即在於,帶領學生親臨宗祠現場,透過宗祠的家族故事,讓學生想像臺灣早期漢人先民篳路藍縷的開拓生活,以及在苦盡甘來之後對後代祖孫殷切期許的心情。透過解說宗祠剪黏、彩繪裝飾的意涵,並讓學生也動手創作自己的剪黏彩繪作品,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是誰、從何而來、會往何去,並慢慢的重新思考宗祠核心文化價值在21世紀應該以什麼樣貌存在。





【議題融入】

生命教育、多元文化、家庭教育





【課程簡介】

課程透過實際進入宗祠空間活動,並且進行剪黏及傳統建築彩繪的體驗,來引導學生思考宗祠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並且能夠想像其?什麼具有文化重要性。





【教學目標】

認知:認識宗親與家族的脈絡,同時認識各姓宗祠的建築內涵與家族故事。同時也認識傳統建築彩繪及剪黏工藝的材料及製作流程。





情意:「傳家」是家族中重要的核心價值,透過宗祠文化的理解,能反思個人於家族中的角色,並學習傳襲孝道及倫理的核心價值。





技能:能從認識宗祠建築的彩繪與剪粘技巧後,學習傳統工藝技藝,並藉學習技藝與材料,融入現代創作元素中創新並運用。

 


課程時間:每次3節課,共計21節課;每節課40-50分鐘。
報名截止日:2020/05/17
適合年級::,:國小高年級
使用空間:

新埔陳氏宗祠(或申請學校附近可利用之宗祠家廟建築)、

學校教室(需投影機及影片放映設備)

服務區域:新竹縣
授課團隊:

(1) 主講:張寶釧、陳福全、唐子璨


(2) 師資簡介:
張寶釧
中原大學文化資產碩士畢,100-105新埔宗祠博物館聯營策動計劃計畫主持人,104年新竹縣新埔傳統技藝傳承及教育推廣計畫主持人、105年~107年新埔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營運計畫主持人。熟悉新埔並專長於文化資產經營管理、社區營造、文化資產及美感教育、博物館經營及教育。


陳福全
12歲入行至今已48年有餘。師承朱文淵,屬於蘇揚水一派之交趾陶匠師。在廣和宮後殿、新埔的義勇廟、顯伯公及義民廟都能看到他的作品。近年亦曾參與「亮語寫作營」的教學,帶領剪黏體驗。


唐子璨
從事宮廟彩繪33年,近年來最得意的作品包括竹南五穀宮的大神像及古奇峯之關公大神像。

 

課程類別: 文化資產類
聯絡人:吳楷軒
電    話:0912 030 853
地    址: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333巷1號
E-mail:sparrowhawk021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