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至主要內容區
網站開關

Subsidy

找補助

歌聲織夢:泰雅與馬祖的文化樂章

南竿遊客中心與遊客大合照 南竿遊客中心快閃演出 南竿機場滯留快閃新出,撫慰旅客人心 巴巴坑道快閃影出 連江縣中正國中小校際音樂交流
南竿遊客中心與遊客大合照
南竿遊客中心快閃演出
南竿機場滯留快閃新出,撫慰旅客人心
巴巴坑道快閃影出
連江縣中正國中小校際音樂交流
  • 演出單位:新竹縣五峰鄉桃山國民小學
  • 活動時間: 2025/6/10 ~ 2025/6/14
  • 活動地點: 1.連江縣南竿遊客中心 2.八八坑道 3.連江縣南竿鄉中正國中小 4.南竿機場
  • 場次: 4

執行說明

六月的天氣晴朗,空氣中彷彿也藏著歌聲的悸動。這一次,桃山國小合唱團的孩子們背起行囊,帶著泰雅族群的音樂記憶與部落的祝福,踏上前往馬祖的飛行旅程。這不僅是一場出發,而是一段用歌聲寫下的文化詩篇;不只是一趟旅行,更是一場靈魂深處的覺醒與文化認同的重燃。
當天清晨,學生們在老師與家長的陪伴下,滿懷期待地集合出發。孩子們緊握著族服與樂譜,也緊握著夢想與信念。他們即將在四天三夜的旅程中,透過音樂與馬祖學童、居民進行深度的文化交流。從南竿到北竿,從閩東建築到戰地坑道,從沙灘到聚落,每一步足跡都蘊藏著學習與感動。
飛機落地的那一刻,馬祖的風輕輕迎接著來自山林的孩子們。當晚,我們踏上津沙沙灘,靜靜等待傳說中的「藍眼淚」。海浪輕拍岸邊,天幕低垂星河閃耀。孩子們第一次看見大海在夜裡閃爍著微光,彷彿回應著他們心中的歌。這樣的自然奇觀,不僅是地理知識的延伸,更是對心靈的震撼教育。他們學會敬畏自然,也學會在這片海面上找尋屬於自己的文化座標。
接下來的日子,孩子們穿梭於南竿與北竿各處,參訪藝術展覽、軍事據點、聚落建築,也走進當地學校進行文化交流。每一次駐足,都是一次文化的碰撞與融合。
在【南竿遊客中心】與【八八坑道】的快閃演出,是旅程中最動人的片刻。孩子們在充滿歷史與地景意義的空間中,以最純淨的童聲唱出泰雅古調與族語創作。當悠揚歌聲在坑道中回響、在觀眾心中震盪,不少人眼眶泛紅。有旅客特地停下腳步,有長者主動握手道謝,也有當地居民誠摯邀請孩子們再訪。那一刻,孩子們明白,自己的歌聲不只是一場表演,更是一種傳遞——傳遞文化的溫度、生命的意義與部落的靈魂。
文化交流的另一重點,是與【南竿仁愛國小】和【中正國中小】的學童互動。透過歌謠教學、美學分享、問答交流,兩地孩子從陌生到熟悉,從拘謹到敞開心扉,一起唱歌、一起分享生活。他們談論學校特色與族群文化,也用笑容與擁抱彼此道別。這樣的相遇,不只讓馬祖的孩子認識泰雅,也讓桃山的孩子學會欣賞與尊重不同生活方式,體會多元文化的美麗與可貴。
除了歌聲與交流,整趟行程亦充滿歷史與文化素養的體驗。孩子們走訪【枕戈待旦紀念園區】、【鐵堡】、【北海坑道】、【芹山播音站】等戰地遺址,透過導覽與觀察,對台灣的戰爭歷史與國防意識有了初步理解。他們在這些場域中學會珍惜自由與和平,理解文化記憶的重要性。
走進【芹壁聚落】時,一位孩子輕聲說:「這裡好像山上的部落,也有老人家的智慧與守護。」那一刻,我們知道,這段旅程已悄悄在他們心中,留下文化觸動與深刻共鳴。他們能用自己的視角看見連結,用文化的敏感度體會人與土地之間的深情厚誼。
最終一日,孩子們站在北竿海邊,回望這幾日走過的足跡,有汗水、有歡笑、有挑戰,也有悸動。他們從台灣山林出發,來到海上島嶼,將泰雅歌聲灑落於每一個角落,也將馬祖的故事深深烙印於心中。
整段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展現出高度自律與團隊精神。他們彼此扶持,在移動與挑戰中學會準備、守時、尊重與感恩。對許多孩子而言,這是第一次離開本島、第一次搭飛機、第一次對陌生觀眾演出。這些「第一次」,已成為他們生命中最珍貴的印記,也成為文化學習最深刻的實踐。
然而,當我們以為旅程即將結束時,命運卻安排了另一個不期而遇的驚喜——
6月13日,因南竿機場天候因素,桃山國小師生暫時滯留馬祖。就在候機室的等待中,孩子們再次用歌聲回應環境與心情。一場臨時發起的音樂快閃,在機場悄然展開。
🎶 快閃曲目:
1.《泰雅牽手歌》——牽起彼此的手,傳遞溫暖與勇氣
2️.《快樂天堂》——願每位旅客都懷著喜樂與平安啟程
這場充滿祝福的演出,讓現場旅客感動不已。桃山的孩子們用歌聲撫慰等待的焦慮,用笑容照亮不安的心情。那一刻,文化再次不只是表演,而是一種「同行」的姿態。
更令人難忘的是,當日傍晚傳來消息——孩子們將搭乘軍機返台!
1314,不只是軍機的代號,更像是一組溫暖的座標,承載著回家的希望。雖需自費購票,但那張登機證,換來的卻是一次滿載回憶與愛的旅程。孩子們戲稱這是人生第一次的「關島一日遊」,雖非熱帶度假,卻是最真實的「關愛」與「關懷」。
當軍機自跑道升空,所有的等待、不安與遺憾,皆化為對家的渴望與對馬祖的感謝。正如小玉導遊所說:「馬祖這地方,不是你想來就能來、想走就能走……」這片土地,用濃霧留住了我們,也用深情烙印在我們心中。
謝謝馬祖,謝謝這片有情有義的土地,也謝謝每一位陪伴孩子築夢的人。雖然我們已離開馬祖,但心,仍停留在那片海的深藍與歌聲的回音裡。
未來,孩子們將繼續帶著這份經歷與感動,以歌聲為根,唱出部落的故事,也唱出屬於他們的世界共鳴。

活動影片

歌聲織夢:泰雅與馬祖的文化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