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至主要內容區
網站開關

Subsidy

找補助

文學與劇場—《在流淌的邊角裡瞧你的聲音:七零青春紀事》戲劇工作坊與展演

第一次講座由本劇編導段惠民與學生分享「戲劇行動-六零年代學生的耍廢與奮起」 參與工作坊學生練習片段 工作坊學生參與本劇照片 演出劇照-1 演出劇照-2
第一次講座由本劇編導段惠民與學生分享「戲劇行動-六零年代學生的耍廢與奮起」
參與工作坊學生練習片段
工作坊學生參與本劇照片
演出劇照-1
演出劇照-2
  • 演出單位:差事劇團
  • 活動時間: 2023/3/1 ~ 2023/6/30
  • 活動地點: 成功大學「戲劇賞析」通識課程/講座2場、學生活動中心/工作坊4場、台文講堂/演出2場
  • 場次: 講座2場、工作坊4場,演出2場,共8場次,總參與280人次

執行說明

一、講座兩場,分別於112/03/08(三)13:00-15:00,以及112/05/03(三)13:00-15:00,參與人次146。
(一)主題
1.主題:戲劇行動-六零年代學生的耍廢與奮起(主講人:段惠民/本劇編導)
2.主題:回望反叛的先聲(主講人:李哲宇/差事劇團團長)

(二)成果(同學反應)
1.透過兩次講座的規劃,學生普遍對1970年代釣魚臺運動有了初步認識。不少學生表示初次聽聞此議題,且驚訝於當時的學生運動所倡議之議題,以及當時學生對運動的熱情,在當代台灣社會仍然能引起共鳴。

(三)檢討與建議
1.本兩次講座的課程主要為通識課程。這使講座探討的人文議題,能更為全面的觸及文理工科學生。建議日後有類似規劃,仍可以通識課程為主。
2.我們檢討日後這樣靜態的講座課程,能與動態的戲劇工作坊有更緊密的連結,讓學生在被動吸收新知外,也能有具體參與實作的想望。


二、工作坊4場,分別於112/03/26(日)、14:00-16:00、112/04/15(六)16:00-18:00、112/04/19(三)19:00-21:00,以及112/05/17(三)19:00-21:00,參與人次16。
(一)主題一:應用劇場:一起動手動腳
(二)主題二:應用劇場:用身體說話
(三)主題三:保釣運動的身體(一)
(四)主題三:保釣運動的身體(二)

(五)成果
1.參與本次戲劇工作坊的學生,來自文理工不同學系之學生,且都為初次參與戲劇者。經工作坊的訓練,可見他們從對身體的陌生、不自信,漸漸能於舞台上展現熱情。

(六)檢討與建議
1.本次工作坊的講師,曾邀請去年清華大學的參與學生指導。這讓本次成功大學的校園巡演,有了進一步的跨校學生連結的意義。
2.因講師交通費與住宿費之考量,限縮了本次工作坊的安排次數。日後,宜在募得更為充裕的經費下,展開更為系統的工作坊。


三、演出與演後座談,參與人次118。
(一)05/19(五)晚上7:30-9:30《在流淌的邊角裡瞧你的聲音:七零青春紀事》
1.與談人:鍾喬(差事劇團總監)、許仁豪(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2.劇後許仁豪教授發表於ARTalks台新銀行藝術基金會(2023/05/31),《持續直球對決的文化行動《在流淌的邊角裡瞧你的聲音:七零青春紀事》(台南版)。劇評連結: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hjh/2023053103

(二)05/20(六)下午3:00-5:00《在流淌的邊角裡瞧你的聲音:七零青春紀事》
1.與談人:鍾喬(差事劇團總監)、陳美霞(成大公衛所兼任教授、釣魚台教育協會理事長)
2.劇後釣魚台教育協會在官網上發表《觀賞〈在流淌的邊角裡瞧你的聲音:七零青春紀事〉有感》,劇評連結:https://reurl.cc/01k4Nk

(三)成果
1.《在流淌的邊角裡瞧你的聲音:七零青春紀事》在呈現台灣與全球1968運動的接軌痕跡外,也演出了左翼、民主與人權等觀念,如何穿透冷戰戒嚴體制的封鎖,於台灣社會蔓延。特別是這段期間對民族與白色恐怖等課題的思辨,也有助於我們在審思當下的轉型正義課題。

(四)檢討與建議(總觀整個製作與觀眾迴響)
1.可規劃更具完整的校園宣講與戲劇工作坊等相應活動,以利演出課題能更為有效的傳遞與對話。
2.日後擬建立可支持演出所需的募款機制,以因應巡演校園的經費。


四、檢討會:經本劇所有參與成員,共同討論與檢討本次演出的呈現,如上述每一工作項目中的「成果」與「檢討與建議」。

活動影片

文學與劇場—《在流淌的邊角裡瞧你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