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說明
場次➀民族愛「笛」聲交流活動/114年7月27日下午5:30開始/高雄車站廣場
場次➁音樂會主題:民族愛「笛」聲/114年8月2日下午7:30開始/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A Recorder's Echo: Love, Adventure, and Struggle
演出曲目:
1.鄉愁/金子健治
Nostalgia Air/Kaneko Kenji
2.三個號兵的假期/勒萊.安德森
Bugler's Holiday /Leroy Anderso
3.給三把木笛與數字低音的穩固低音變奏/亨利 普賽爾
Three Parts upon a Ground/Henry Purcell
4.盧斯蘭與魯蜜拉序曲/米哈伊爾·葛令卡
Ruslan and Ludmila Overture op.5
/Mikhail Ivanovich Glinka
arr. by Kun -chao Kuo
『中場休息』
5.梁祝-化蝶/何占豪、陳剛 /編曲 郭焜照
6.風流寡婦/弗郎茲.萊哈爾
The Merry Widow /Franz Lehar
7.逆風飛翔/蕭煌奇
8.神鬼奇航/克勞斯·巴德爾特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Klaus Badelt
💖創意推廣與互動企劃:
➀木笛沙龍:在演出前一個月,安排沙龍講座,於熱門地點(如新光三越、駁二特區、美麗島捷運站)進行短講音樂會,讓此次音樂會策展主題核心,讓 民眾知悉,藉由民族木笛團的策畫展演,引領社區在樂音中觸發多元面向的思考予文化交流,並同步直播至粉絲團。
➁演出曲目微電影
(1)透過樂曲微電影拍攝,讓藝術學習中的詮釋與設計,藉由影像觸及更多面向,讓音樂會不僅是音樂會更是藝術學習的社會責任。
(2)影片發布於 YouTube 並與各大社群媒體平台聯動,提升觀看率。
➂與藝文單位及電台合作:透過與高雄市文化局、大專院校音樂系所、教育電台、高雄電台等單位合作,分享此次展演的內容與意義。
💖溫馨小故事分享:
➀小手牽大手的旋律:於高雄車站廣場演出時,有一名年幼孩童在觀眾席中原本顯得羞怯,但當樂團演奏至《神鬼奇航》曲目時,孩子眼神瞬間閃爍,並牽起母親的手隨著旋律擺動。演出結束後,他對母親表示:「媽媽,我也想學直笛!」此一情景不僅展現音樂的感染力,更象徵著藝術教育在無形中播下夢想的種子。
➁逆風中的勇氣:有一位平時較為害羞的學生,在排練《逆風飛翔》時,因緊張常出現吹錯音的情況。然而於正式演出當晚,他鼓起勇氣,全心投入於演奏之中,最終完美呈現曲目。當觀眾報以熱烈掌聲時,該生激動地說道:「原來我也可以!」此一經歷不僅代表演出的成功,更是學生自信心的突破與成長。
➂跨越世代的回響:於衛武營音樂會演出《梁祝》曲目時,觀眾席中有一位年長長者,專注聆聽後感動落淚。演出結束後,他向學生表示:「這首曲子是我年輕時最愛的,今天聽到你們的笛聲,好像又回到過去。」此一回饋說明音樂不僅為藝術展現,更能跨越世代,引發情感共鳴,成為連結彼此的重要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