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說明
(一)本活動進行過程概述:
本系列活動,總共分為兩場音樂會,希望藉由音樂會的形式,增加偏鄉孩子文化刺激與開闊人生視野。由於疫情的關係,也希望提供六年級畢業生小學的最後一次演出機會,因此音樂會原定的時間有所變動,但演出地點按原定計畫不變。
第一場音樂會於109年6月18日(四)大東國小舉辦,演出當天也邀請了鄰近的幼兒園與大東國小的學生一同欣賞,由於大東國小本身也有打擊樂隊,我們也邀請大東的團員一同演出,節目間增加打擊樂器解說,除了增加觀眾與演出者的互動,也讓偏遠的孩子對打擊樂器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第二場音樂會於109年6月21日(日)假鎮西國小大禮堂舉行。鎮西國小大禮堂為雲林縣著名的歷史建築,更為附近社區居民活動及帶有回憶之社區活動中心。選擇於疫情趨緩的週末午後舉行,吸引了社區及鄰近居民攜老帶幼到場欣賞。我們特地訓練團員擔任司儀及樂器介紹,加深了團員們對樂曲的理解,也增強團員們的表達能力對演出有很大的幫助。
(二)民眾參與情形:
本系列音樂會除了演出原本全國賽出賽的曲目外,其他演出曲目皆以觀眾耳熟能詳的電影配樂、卡通組曲及古典名曲之改編為主,以貼近觀眾生活的曲目,帶領觀眾進入打擊樂的世界中。節目中更以學生針對演出的曲目進行導聆,除了訓練孩子的的口語表達,也讓欣賞的觀眾對於曲目內涵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在安可曲的安排上,邀請觀眾上台,以簡單的打擊樂器加入與團員們一同演出。
印象較為深刻的其中之一,是在大東國小演出前,當觀眾看到許許多多的大型打擊樂器時,眼中的驚喜神情,讓我們感到城鄉的差距,演出的許多樂器是當地的孩子從未見過的,透過團員們的介紹,觀眾對於打擊樂器及樂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介紹後的有獎徵答,更帶動了觀眾對音樂會的參與。
另一場在鎮西國小的演出,我們特地安排了畢業生的感恩演出,我們安排了低年級與家長的獻花,及影片回顧,讓畢業生及在場的觀眾都感動落淚,凝聚了觀眾與演出者的欣賞氛圍。而曲目的貼近生活,更讓觀眾不再感到音樂與生活的距離,令在場觀眾安可聲不斷。
(三)綜合檢討與改進意見:
本系列音樂會大致上能依計畫實施,觀眾的反響也相當不錯,但限於時間及經費,音樂會的曲目時間稍短,能分享的場次也僅限於兩場。若有下次舉辦的機會,希望能再擴充曲目的多元性及廣度,讓團員及觀眾能感受打擊樂的熱情及多元,表演的型態也可再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