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1/24(日)14:30 兩廳院售票
南海劇場(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7號)
贊助單位:台北市文化局
補助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共讀西廂通戲語,寶黛〈葬花〉香丘,豔曲警芳心;劉蒜逃宮,飛霞弔父,同懷家國恨,親王潛龍暫〈藏舟〉;如花美眷,羅浮夢遠,杜麗娘〈尋夢〉,傷情自憐在梅邊;老安人偷藏孝頭繩,王十朋〈見娘〉聞凶信,勞燕分飛。
崑曲折子戲,向來被視為表演經典,水磨曲集崑劇團成立卅七年來,矢志推廣崑曲,希望能將精緻而美好的戲曲藝術,藉由實際的舞臺演出,介紹給更多對藝術感興趣的朋友。此次「離愁別緒・崑劇折子戲」推出《紅樓夢傳奇.葬花》、《漁家樂.藏舟》、《牡丹亭.尋夢》及《荊釵記.見娘》,四齣劇中的人物分別對於人生中不同別離境況,有著不同的感觸。故以此為名,期能使觀眾隨著崑劇古典而悠揚的曲韻,感染劇中人物面對的當下情境的反應、內心轉折與作出抉擇的觀劇體驗。
〈葬花〉林黛玉賈寶玉共讀西廂,黛玉見春殘花落,感嘆自身飄零。〈藏舟〉漁家女鄔飛霞在江邊偶然救下遭人追殺的王孫劉蒜,是崑曲中少有的小生與花旦的對手戲之一。〈尋夢〉為杜麗娘遊園傷春,因夢生情而追尋,是閨門旦的獨角戲。〈見娘〉則為王十朋不見妻子隨母到京城團聚,後從母親口中得知妻子投江的原由,大官生、老旦、老生、各自有吃重的唱念作表。本次演出擔綱的演員,除了水磨曲集崑劇團團團員,還有數位本團近年著意培養者,雖然舞臺經驗不若團員豐富,但其潛力及可塑性值得期待,謹以實際的傳承成果,展現本團一步一腳印的成長印記。期能藉由主辦演出,在曲友、觀眾及相關從業人員中,繼續傳承崑劇精緻之表演,分享細膩美好的水磨曲韻。
The performance presents a reading from The Hsi-hsiang Chi (The West Chamber), where Pao-tai mourns at the “Burial of the Flowers” mound, with the sorrowful melody serving as a reminder of fleeting beau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