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至主要內容區
網站開關

Database

藝文資料庫

::: Home > 藝文資料庫 > 教材教案查詢 > 社區本位之視覺藝術課程歷程~女媧補天

教案詳細資料

 
年度105
教案主題社區本位之視覺藝術課程歷程~女媧補天
作者林澤豐
類別 藝術與人文
實施年級 小學四年級
教材來源附於徵稿文末
學習目標廟宇是社區的藝文中心,我們可以從廟宇中學習到神話、建築、裝飾等多元的知識。
本課程教學目標所要探查的廟宇為社區內的補天宮(女媧娘娘廟)。預期從女媧娘娘的傳說中,兒童可以一窺古代神話的奧妙;從補天宮的建築及裝飾裡,兒童可以獲得關於廟宇基本元素的知識;從剪黏的製作過程裡,學生可以瞭解傳統藝術的創作方式。
教學活動內容
及實施方式
學校教育必需將教室延伸到整個社區以助於開擴學生的視野(陳勝三,2000)。對於藝術教育而言亦是如此,必須走出校園,積極推動社區參與,並有效地應用社區的資源,探索構成社區環境的元素來增加活動內容的豐富性與多元性,以增進學生的學習經驗(陳箐繡,2000;廖敦如,2005)。
此次課程研發採用徐秀菊(2003)所提出之IC方案課程設計模式,首先尋找課程主題並針對主題作深入探討,接著從主題延伸相關的概念,再從概念裡發展相關的教學活動設計。
課程方案規劃以一年的時間進行國小四年級的藝術與人文課程,而各單元中至少提供一個與社區相關的環境議題,供學生澄清環境之價值。本課程期以透過教學設計,將藝術與人文活動轉化為與社區生活結合的型態,藉著主題統整自然與科技領域、社會領域、資訊課程等,讓學生認識社區內的生活環境,瞭解社區的史地、文化和自然等資源,並藉由環境教育的融入,協助兒童對環境的認同。
教學設備/資源一、教師
資料部分:簡報檔、動畫VCD、龍紋圖案、學習單
材料部分:泡棉、圖畫紙、紙板
行政部分:聯繫補天宮廟公、登記戶外教學
工具部分:投影機、筆電
二、學生
材料部分:剪刀、鉛筆、著色用具、畫板、白膠
檔案下載教案.pdf

請按滑鼠右鍵直接另存目標;若另存時出現亂碼無法存入時,再另取檔名存入!!
※下載全文電子檔時,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