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詳細資料 年度103 教案主題【文藝訪古情 掌中舞乾坤】 作者溫昇泓 類別 藝術與人文 實施年級 小學六年級 教材來源自製教材及產業紀錄影片 學習目標「掌中戲」一直是台灣本土最重要的傳統文化表演活動之ㄧ,常在廟宇活動及節慶裡看見它的身影,故而,本校便想藉由推展這樣的民俗文化活動,將欲宣導、教育的教材融入劇本之中,於重點節慶活動時展演給社區民眾觀賞。如此除了能增進學生對本土文化的了解外,更能激發學生及居民其對自我文化的認同與喜愛,達到深耕地方文化,激發愛鄉愛土情懷,共創社區、學校、環境三贏之永續發展的目的。本課程所發展的「掌中戲」不同他校之處,在於強調在地的文化呈現,從劇本故事的撰寫、偶戲人物的造型衣服都以彰顯在地文化做為基本的訴求,並將搜集、紀錄當地的歷史、文化及地方產業的發展,彙整編製成為鄉土教材透過課程或偶戲的演出呈現。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塭子國小地處於沿海地區,居民多以養殖魚業及近海捕魚為主,早年因為養殖魚業而超抽地下水,故而造成地層下陷,也因為這樣的特殊地理景象,使得本校有著「全國最低小學」的稱號,「產業發展」及「環境保護」一直以來便是本區域兩大矛盾的相對議題,居民與政府一直為尋求最佳平衡點而爭論不休。身為教育單位,除了須擔負起教育學童及民眾的「環境保護」的任務之外,更需顧及社區民眾的產業文化發展與合諧。為了達到以上目的筆者認為,唯有走入社區,了解、探訪、紀錄社區的文化及產業,並將其彙編製作成地方的文化教材,以各種教學活動類型融入於課程之中,透過此方式讓孩子了解自己家鄉的發展過程及文化背景,激發、凝聚孩子對家鄉的認同感及愛鄉愛土的情懷,故而反思為永續在自己的家鄉經營發展,便必須更加愛護自己週遭的環境,擔負起「環境保護」的責任,「自己的家園自己愛;自己的家鄉自己保」,唯有如此才能共創社區、學校、環境三贏之局面。 教學設備/資源單槍、DV錄影機、數位相機、水彩用具、傳統戲偶等。 得獎名稱全國偶戲比賽得獎年度101得獎等次優等 檔案下載教材教案推薦計畫屏東縣.pdf請按滑鼠右鍵直接另存目標;若另存時出現亂碼無法存入時,再另取檔名存入!! ※下載全文電子檔時,請尊重智慧財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