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音之美
教師透過實地參訪臺文基館、沿途採集聲音、地圖(幸安國小至臺文基館)製作和詩集創作,使其了解聲音和周遭環境的關係。第一節課先讓學生在教室聆聽周遭的聲音,並且認識何謂「聲音」,老師播放事前錄製的不同聲音,請學生猜一猜聲音的來源。第二節課老師帶著學生捕捉從校園至臺文基館的聲音,捕捉聲音中自然豐富的細節,並將聲音用狀聲詞描繪出來,例如風聲-颯颯颯。第三節課引導學生畫出從幸安國小至臺文基館的地圖路線,並回憶每個角落、每個聲音和歷史。最後,將各種描繪聲音的句子創作成詩集,並透過影片、故事重現,讓學生更能體會社區保存對於當時人民的重要性。
二、身體律動,尋找自我
隨著音樂的節奏及老師的指令,靈活轉換各種身體動作,是傾聽自己的聲音,尋找自我需求的時刻,專注在聲音、身體的覺察。
※課程內容:
?(1)認識空間流動:以視覺注意空間的流動,以聽覺注意動作的暫停
與進行,並注意腳步及講師給予的指令速度進行變化。
(2)走走停之速度與節奏控制、走走停的夥伴交流:
走走停之遇到夥伴眨眼睛、走走停之遇到夥伴生氣的『哼』、
走走停之遇到夥伴欲言又止。
(3)與聲音結合的表演藝術:分別用不同的方式來暖開聲音、臉部
肌肉,以及認識聲音的使用與控制。課程主要有放大獅子練
習、縮小包子、山谷回聲等。老師可以協助注意空間的運用,
速度的平衡,還有聲音的方向性,以及兩人之間的距離,盡量
慢不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