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 > 體驗課程
課程體驗
作客我鄉_從移民到原鄉
  • 探訪洄瀾灣
  • 動手做豆腐乳
  • 畫出心中的伯公
  • 自己的伯公自己畫
  • 品嚐客家美食
探訪洄瀾灣 動手做豆腐乳 畫出心中的伯公 自己的伯公自己畫 品嚐客家美食

活動介紹

  • 客家人始終給人不斷遷徙到處作客他鄉之感。但遷移來到花蓮的客家人其實經過數十年的適應,身心靈早已落地生根。並且從前為了遷徙,發展出來許多特別的生活方式,又因為長時間在花蓮生活,把花蓮變成原鄉。更是意外的將從前為了因應遷徙的生活方式,變成另類的本土特色。

    本教案希望從歷史著眼,嘗試在時間的長河中,以客家的移民史做為插入點,透過對族群的歷史照看,加深孩童對不同族群文化的理解,並藉由踏查、感知、手作、以及反思等沉浸式教學與引導,投射並且衍伸對於自然與人文的尊重與觀照。期望能在這個整理過去、理解現在的過程中,開啟孩童觀看文化的不同視角,讓各個族群與文化的孩子,在瞭解文化的異同後,懂得欣賞不同文化的「美」。

課程資訊

教學節數
7
場次

第一週:客家人從哪裡來:

從「客家」的名稱由來,帶領學生理解清領時期的省籍與科舉如何影響「客家」的族群意識,以及移民到臺灣後,客家人因省籍問題受到的限制。

而後隨著時代推移,在清領末期與日治時期後,因西部生活壓力與政府的鼓勵下,客家人又是在那些推力與拉力下,選擇在交通不便利的年代,移居至花蓮。

課程中,透過「移民大富翁」,以及北、中、南三道不同的移居道路,讓學生體驗與思考移居的困難。

 

室外課程則邀請地方耆老,花蓮客家移民第三代的葉仁基先生,帶領學生參觀洄瀾橋,仔細講解當時的移民環境,以及先民為了因應花蓮無港,極具特色的「駁仔船」接駁。透過手板與史料照片,讓學生得以參照過去與現在的洄瀾溪,思考祖先們渡海來臺、坐船至花蓮的艱辛與決心。

最後帶領學生參觀南濱福德祠,據說是先民上岸後首座搭建的伯公廟,保有原先的石頭伯公、地神信仰與伯公樹等特色,為後續的文化信仰課程鋪墊。

 

第二週:飲食文化

透過投影片,向學生們介紹客家傳統美食。並藉由客家料理的各式特色,引領學生思考當時的物質環境下,客家料理為何出現「肥、鹹、香」的普遍特色,甜點又為何多以米食為主,而比較各個文化的醃漬食品,客家人又為何以「芥菜」情有獨鍾?透過種種問題,引導學生進入當時的時空背景,共同想像面對有限的物質條件,如何滿足多樣的飲食慾望。

另外透過「擂茶」對各地客家族群的差異,進而思考,當我們談起一個族群時,是否往往將其過度單一化:如擂茶多是戰後的客家移民帶來的飲食文化,對生活較久的客家族群並不常見,卻在客委會的推廣下,成了客家族群的標誌飲食,這是否又有所不妥?而在擂茶傳入後,各地也加入了特色食材,如鳳林加了中藥刺五加,讓擂茶從點心成了保健品。透過在地與外地的差異,重新讓學生思考在地與自身的獨特與差異。

在問答環節裡,以客家點心為獎品,讓學生不僅可以親眼所見、親口品嘗,更加了解客家飲食特色。

手作課程則帶領學生醃漬,因多數醃漬食品需要的食材與步驟繁複,討論後決定以「豆腐乳」為代表,讓學生明白醃漬的意義,以及缺乏冷藏技術下,先民如何保存食品。

 

第三週:客家人和他們神

以義民爺與伯公為例,解說客家人獨具特色的信仰。

從清領初期談起,解釋義民爺的由來與時代背景,結合影片讓學生思考,已移民為主的台灣社會,在磨合初期與法治不彰的年代中,義民爺是如何出現?

而原先遍布各民族的義民信仰,又如何成為客家人的特色信仰?

以信仰的角度,帶領學生理解渡臺禁令與省分限制帶給客家人的障礙,而客家人又是如何以「義民」身分與政府博弈,好取得更多的社會資源。

透過「義民」的神格化,讓學生思考義民信仰背後代表的生死觀與對死者的崇敬,以忠烈祠為例,讓學生理解這樣的了解期時仍舊存在於現今社會當中。

最後以碧蓮寺、移民村,向學生解釋義民信仰在客家族群中如此重要,卻在花蓮不見相同的信仰規模,起因於客家人移民花東的歷史,以及殖民體制下,文化的等級與順位。

 

伯公信仰則從「伯公」的說文解字開始,讓學生了解「伯公」與客家人的親近與地位,並以花蓮在地各種分工精細的伯公為例,讓學生了解伯公平易而普遍的信仰。

詳細解釋了伯公與福德正神的差異,從春秋戰國的土地信仰開始談起,讓學生理解「自然神」與「人格神」的差異,深入推敲學生熟知的信仰,如后土、關聖帝君、媽祖,分別屬於那些信仰。

而在信仰的演進與文化的交融當中,伯公又是如何與福德正神逐漸消融。從各式伯公廟的演進,到伯公廟的特色,如伯公樹、化胎等等的特色,讓學生思考自己所見的土地公廟,那些可能是「伯公廟」。最後從石像的演進、廟宇的更替,讓學生更加了解伯公廟的特色,以及此信仰在時代潮流下的改變。

最後介紹各文化中也普遍的土地信仰,讓學生重新思考「伯公」的特色與差異,又該如何從看似相同的土地信仰中辨別。

 

手作課程則帶領小朋友們畫出自己的石頭公,以藝師們的作品為範例,鼓勵學生從自身的生命經驗尋找問題,透過辨別思考哪些問題無法靠努力解決,必須仰仗信仰獲得依託?而在完成繪畫後,又該如何向眾人展示,自己的伯公有何神力?自己又是如何將抽象的信仰與意念透過畫筆展現出來?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培養對生活的觀察與發現問題的能力。

適合年級
國小高年級
使用空間

教室、花蓮洄瀾灣

課程所在縣市
花蓮縣
可受理學校所在區域
花蓮縣、臺東縣
授課團隊
客家耆老 葉仁基
其家族是1911年從苗栗南庄,走北路遷移至花蓮的客家移民第三代。當年,他的阿公阿婆將所有的家當變賣後,帶著僅有的12塊,舉家東遷。他談起吸引家族遷移的動力,是為開採東部盛產的樟樹,所帶來的大量工作機會。而這段家族故事的背後,亦是大多數花蓮客家移民的縮影,希望藉耆老的故事分享,增加孩子對所處的這片土地的情感,進而投注關懷。
 
黃筱嵐 簡介
曾就讀於文化大學哲學系,現為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學生。
2021年參與編輯、企劃、採訪、撰稿花蓮縣政府出版之《花蓮客家》刊物,作品散見創世紀詩刊、幼獅文藝等刊物,擅長散文、小說、人物側寫,長期關注哲學、歷史與自然環境等相關議題,作品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學生組散文與後山文學獎社會組小說首獎。目前正參與全球華文寫作中心讀劇劇本創作計畫,與文化部補助「航空救國——造飛機的人」繪本企畫案。
 
張弘政 簡介
畢業於東吳大學中文系,輔系歷史系、修讀創意人文學程,現為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學生。2018曾於台灣好基金會實習,協助文案撰寫、商品陳設。曾獲雙溪文學獎、中興湖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後生文學獎……等,目前專注於客家文化與地方史創作書寫。

 

 古雯  簡介

畢業於東華大學華文創作所、中山大學劇場藝術所碩士班。

來到東部的幾年,吃了花蓮米、喝了花蓮水,不只長出屬於花蓮的脂肪,還想要透過行動、實踐來更認識花蓮。

  1. 2019、2022兩度獲得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類獎項。
  2. 受高雄市文化局文藝創作補助〈高雄的幽靈列車〉
  3. 2021、2022年兩度獲選與執行文化部美感體驗計畫〈角色設計地圖:時空穿越下的鳳山城〉、〈作客我家_從他鄉變原鄉〉
  4. 採訪編輯岡山眷村〈我村3 〉 、 〈萬花筒〉萬華地方雜誌
 

 

課程類別
文化資產類
體驗課程教案與經費建議表

申請期間

  • 2023/05/08~2023/05/19

課程日期

  • 2023/09/01~2024/06/28

注意事項

主辦單位

  • 古雯

聯絡資訊

聯絡人
古雯
電 話
0933693743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