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移至主要內容區
網站開關

Course

體驗課程

說唱藝術校園推廣 – 藝起來說唱!

授課照片
授課照片

課程簡介

 文化體驗內容規劃

課程名稱

藝起來說唱!

教學藝術家

朱德剛

藝術領域

(最多勾選2項)

□視覺藝術■音樂及表演藝術

□電影 □文學閱讀

□文化資產 □工藝設計

適用年齡

國小 □低 □中 ■高 年級

□ 國中( 年級)

□ 高中( 年級)

配合之課程領域及年級

配合之課程領域:藝術與人文、國文

課程包含相聲的基本認識、語韻表達、聲音表情的運用,讓小朋友在輕鬆的學習過程中,瞭解相聲表演藝術的精髓,及文字之美,勇敢上台,自信演出!

對象:小學五年級

理念與特色

「相聲」為傳統說唱藝術,深具傳統文化價值,其演出內容涵蓋深厚的人文底蘊與知識,淬鍊文字精華,又可稱之為語言的藝術。而相聲流傳至現代,更是與時俱進,與傳統風格略有不同,以朱德剛、劉增鍇2006年於央視春晚演出《很難說的國語》為例,其改編自傳統相聲段子《繞口令》融入台灣原住民特色,加入在地文化,為一表演風格之創新,至今仍膾炙人口,顯示相聲乃為經得起時間考驗之語言藝術,並已發展出台灣表演元素之新風貌。

而現今社交軟體、社群媒體興起,語言溝通漸漸成為人與人之間的障礙,學習說唱藝術能培養文字邏輯能力,訓練口語清晰表達,是有效改善語言溝通的一項方式。國小學童為培養語文能力的奠基期,藉由學習「相聲」能感受到傳統藝術的精華,提升孩童對傳統說唱文化的認同感,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目標

藉由「藝起來說唱!」課程讓孩童體會傳統表演藝術之美,並在互動過程中啟發更多想像力,增加孩童自信心。透過風趣幽默的相聲段子練習,使孩童對於語言、說話可以產生更濃厚的興趣,進而增進表達溝通之效,在過於仰賴社交軟體興起的當代,讓面對面溝通不再是障礙。

架構與時間

8節課共四堂*每堂2節課(每節40分鐘)

共計320分鐘

使用空間、道具與設備

1.需請學校提供上課地點及擴音、投影設備

2.由講師提供講義及劇本與相聲演出道具給學生練習

內容與細節

 

堂數

課堂綱要

節數

課堂主題

第一堂

相聲的認識與賞析

第一節

相聲是什麼 (示範演出)

第二節

相聲好好笑

第二堂

相聲劇本及基本功-

說、學、逗、唱

第三節

相聲的劇本

第四節

相聲基本功-說、學、逗、唱/相聲好好「說」

第三堂

相聲中的「學」與「逗」

第五節

相聲好模仿「學」

「學」

第六節

相聲來搞笑「逗」、柳活我來「唱」

第四堂

實作練習及成果發表

第七節

相聲我來演(示範演出)

第八節

註: 每節課40分鐘

第一堂 相聲的認識與賞析

相聲雖然是源自中國北京,但其語言之表達內容卻因地制宜,在台灣的相聲發展,從吳照南及魏龍豪兩位老師延續至今,已經近80年,自然已發展出深厚台灣底韻的相聲表演形式。所以這第一堂課將特意安排全校五年級的同學一起欣賞及認識相聲的基本概念及表演形式。

 

 

課堂主題

課堂目標

教材

時間

上課內容

相聲是什麼

透過講師的介紹及現場示範,讓同學認識相聲的基本表演形式及其架構

講義、

投影設備

第一節

40分

一.

介紹相聲的起源,加入早期的一些相聲或其他曲藝的表演形式,藉此打開小朋友的眼觀。

二.

講師在現場除了說明一些相聲的表演形式之外,在配合助教一起的現場示範,讓同學產生好奇,方便接下來的課程進行。也可讓其他班五年級的同學有基本的認識。

相聲好好笑

讓小朋友藉由欣賞演出認識相聲

投影設備

第二節

40分

透過影片來認識相聲的表演形式,並瞭解台灣相聲表演的風格與大陸之差異!

講師在旁並一邊進行介紹其語言表達之不同,進而進行一場似標準的相聲表演大會。

 

第二堂 相聲劇本及基本功

以一個班為教學對象,這一堂將指導同學們導讀劇本,及角色的扮演,講師分享演出的心得,並分組練習帶領同學進入相聲四門基本功裡的「說」。

 

 

課堂主題

課堂目標

教材

時間

上課內容

相聲的劇本

介紹相聲演出時的角色,捧、逗的不同,並藉由導讀劇本來讓同學體驗扮演人物的趣味及方法

講義

第三節

40分

一.

現場帶領同學進行角色扮演的遊戲,透過遊戲增加同學的專注力。

二.

以兩本不同但簡單的相聲劇本,讓同學分成兩組,講師先選出一組同學代表出來,由講師帶領表現出劇本中角色的特點,後再轉交同學先從模仿做起,再自己創造角色的特點。

相聲基本功-說、學、逗、唱

相聲有四門基本功課分別為「說、學、逗、唱」,規劃利用四節課時間,來帶領同學一一領略其中之奧妙!讓同學藉由這堂課的練習來做到口語表達清晰的目標。

首先將討論「說」的部分。

講義

第四節

40分

將相聲分為四門基本功課說、學、逗、唱。

首先將討論「說」的部分。

因基本發音為嘴巴的唇、齒、喉、舌四個部位,這一堂課將由講師針對這四個發音位置的肌肉,藉由不同的繞口令來練習,以增強咬字的清晰感,並分組競賽流接力。藉由故事接龍活動來觀察同學對說話咬字的注意!

 

第三堂 相聲中的「學」與「逗」

「學」就是模仿,「逗」就是演,這一堂將藉由互動小遊戲帶領同學進入模仿及觀察的世界,也讓同學們以相聲劇本的內容來發展角色的新生命,讓說相聲不是單純的說,而是也包含了演的技術!

 

 

課堂主題

課堂目標

教材

時間

上課內容

相聲好模仿

「學」

「學」就是模仿,講師在這堂課將提高同學們的觀察力及模仿能力

講義

第五節

40分

在課堂裡,會用一些模仿的遊戲跟同學們一起進行,主要訓練同學的觀察力,並讓同學討論模仿的重點要素並進行大家來找碴的訓練

相聲來搞笑

「逗」

柳活我來「唱」

 

「逗」就是表演,講師將親自扮演一些角色來討論,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精神!也對相聲劇本裡的角色進行分析。

「唱」就是柳活,視個人的天賦。講師也將親自示範柳活應該掌握之要素。

 

講義

第六節

40分

相聲雖是說的藝術但表演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此堂課我們將針對劇本裡的人物進行發展,並扮演之,使其演出更生動活潑!

 

第四堂 實作練習及成果發表

安排成果發表,讓同學練習站上舞台,自信表達。

 

 

課堂主題

課堂目標

教材

時間

上課內容

相聲我來演

 

帶領同學們排練,講師也將在接下來的後40分鐘一起參與演出,做一個小小的成果發表

 

劇本

第七節

40分

帶領同學一起排練,準備接下來的成果發表

成果發表

劇本

第八節

40分

由講師帶來示範演出,並帶領同學進行成果發表表演

   

學習成果

評量方式

在課堂中透過所設計的互動遊戲、劇本練習,在輕鬆歡快的學習過程中讓同學不斷地練習口語表達,最後更安排成果發表,讓同學藉由實際上臺經驗,練習自信表達,也能藉此互相觀摩學習,並能看見每位同學所學習的成果。

希望同學們藉由此次課程能夠開啟對語言表達的重視,並瞭解說話的重要。也透過簡單的學習可以讓同學們認識相聲這門表演藝術,並利用上台演出機會,增加同學的信心!

課程資訊

教學節數

8節

場次

堂數

課堂綱要

節數

課堂主題

第一堂

相聲的認識與賞析

第一節

相聲是什麼 (示範演出)

第二節

相聲好好笑

第二堂

相聲劇本及基本功-

說、學、逗、唱

第三節

相聲的劇本

第四節

相聲基本功-說、學、逗、唱/相聲好好「說」

第三堂

相聲中的「學」與「逗」

第五節

相聲好模仿「學」

「學」

第六節

相聲來搞笑「逗」、柳活我來「唱」

第四堂

實作練習及成果發表

第七節

相聲我來演(示範演出)

第八節

註: 每節課40分鐘

適合年級

國小高年級

使用空間

有投影、播音及無線麥克風及麥克風腳架設備之空間。

課程所在縣市

花蓮縣

可受理學校所在區域

臺北市、新北市、新竹市、新竹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

授課團隊

「八斗喜說演班」的成立,緣起於榮獲三屆廣播金鐘獎、二度登上央視春晚舞台的知名說唱藝術、戲劇表演工作者:朱德剛老師,他在2016年舉家移居花蓮後,花蓮縣文化局邀請他辦理戲劇研習,進行花蓮地區表演人才的培養與訓練。他發現花蓮表演環境仍有發展空間,且因缺乏團體的長期支持,許多人才自行摸索、單打獨鬥,事倍功半。期望藉由在花蓮成立表演團體,將他一身所學,傳承後輩,盡到薪傳的責任,因此在2016年1月,以阿美族語「八斗喜」為名的說唱表演班在花蓮誕生了。成立五年間,連年進行花蓮偏鄉巡演、校園巡迴並發展常態演出,積極履行成立宗旨:「以偏鄉地區的藝術推廣為首要目標,發現在地特色文化,定期推出表演活動,創造在地表演藝術商機」。

課程類別

音樂及表演藝術類

體驗課程教案與經費建議表

經費表.pdf

申請期間

2022/04/08~2022/04/25

課程日期

2022/09/01~2023/06/15

注意事項

主辦單位

聯絡資訊

聯絡人

張小姐

電 話

038321668

地 址

花蓮市府前路198號

E-mail

badaoxi1965@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