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分享 開始日期 開始日期 結束日期 關鍵字 關鍵字 查詢 再續~恆春「謠」「搖」樂 -創意律動就愛「搖」 上傳日期:2017/3/6 1.依105學年執行經驗發現:學生連上2節課課,體力不夠,注意力集中不足,故本年度計畫修正為每班1週上1節課,共上20週。 2.本次課程著重在肢體協調性及律動部,低、中年級的10節課內容安排分別為:4節節奏遊戲->1節律動及肢體開發->1節節奏遊戲->4節律動及肢體開發。年段不同,內容比重難易會微調。 3.採用非洲鼓做節奏教學工具。 4.每學期的第10節課安排課程小成果發表,藉此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5.一~三年級共12班,每節課2班一起上,2位協同教師,105學年度下學期及106上學期,每學期每班10節課,共計120節課。 相遇在海口溝 上傳日期:2017/3/2 以海洋故事與蝴蝶生態故事作為戲劇課程演出的主題:本方案為「相遇在海口溝」,其課程與教學是以海洋故事與蝴蝶生態故事作為戲劇課程演出的主題。我們將藉由故事劇場的搬演,透過繪本與童話,以及孩子自身經驗等元素,結合音樂、舞蹈等表演藝術相關課程,進行統整教學,使學生能體驗到綜合藝術-戲劇本身的美好,進而引領孩子重視學區內多元化的生態環境,從而培養其愛護環境之人文情懷。 悠揚笛韻伴浪花 上傳日期:2017/2/22 (一)邀請直笛專業師資定期到校進行教學指導。 (二)學校教師與直笛專業師資協同發展課程,並設計教學活動。 (三)邀請直笛專業師資到校偕同本校教師指導團練,帶領學生參加鄉內與縣內各類表演、成果發表會。 (四)鼓勵學生參加縣內音樂比賽,累積經驗、擴展視野。 手舞足蹈漾崇德 上傳日期:2017/2/22 (一)低年級:律動舞蹈 介紹舞蹈基本認識,舞台方位,簡單的腳步移動等舞蹈課程帶領學生進入舞蹈藝術領域,並以兒童律動歌曲主題為配樂,作為舞蹈教學之課程統整。 (二)中年級:傳統舞蹈 介紹傳統民族舞蹈,包含腳的基本位置、前點後點步、單腳吸跳步、提壓腕旁跳步、提壓腕碎步、小孔雀展翅、跪地小開翅等等多樣動作,最後以民族舞曲為配樂,作為舞蹈教學之課程統整。 (三)高年級:現代舞蹈 進行現代舞蹈跳躍訓練,增養節奏感,訓練節奏節拍,介紹健康街舞等舞蹈課認識與體驗現代舞蹈,最後以活力四射之流行舞曲為配樂,作為舞蹈教學之課程統整。 三和弦弦美事~漫遊烏克麗麗 上傳日期:2017/2/16 1.藉由烏克麗麗學習音樂,培養學生興趣,並藉此抒發情緒。 2.配合校內各類展演活動,創造學校特色。 3.落實藝術與人文領域之內涵,營造校園音樂藝文氣息。 4.養成自我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於畢業前均能學會演奏烏克麗麗。 5.訓練學生音感能力,培養並發掘學童音樂潛能 。 陶音繞樑 上傳日期:2017/2/15 一○六年度,本校二、三、四年級運用彈性課程,於各班教室進行陶笛教學,由原授課教師擔任協同教師,每學期預計10節,106年度預計全校60節。並進行2次教師研習,地點於本校視聽教室。 那些年,我們一起翻滾的日子(七部曲) 上傳日期:2017/2/9 藉由舞蹈與課程的學習,孩子得到的是全方位的學習。結合聽覺、視覺與表演的藝術,孩子能培養對音樂的敏銳度與節奏,對演出的從容與自信。將給學生帶著走並一輩子受用無窮的能力。 管弦合奏-同唱凱歌 上傳日期:2017/2/8 一.以協同教學方式,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各項學生藝文團隊訓練。 1.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學生直笛團隊訓練。 2.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學生陶笛團隊訓練。 3.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學生烏克麗麗團隊訓練。 4.整合以上三個團隊,進行校內外學生藝文展演活動。 二.以教師增能研習方式,深化藝文老師教學能力。 三.規劃整合本校學生藝文團隊,配搭他校學生藝文團隊,進行校內外藝文展演活動。 106年水韻性靈、流光溢彩 上傳日期:2017/2/8 本活動在透過水彩畫專家協同本校任課教師實施教學,運用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每班每個星期進行1堂課,以指導學生水彩技法,提升他們對生活事物的觀察力及美的鑑賞力。 (一)策略 1.引進視覺藝術專家 2.與學校課程相結合 3.提供孩子分享舞台 4.師生共同切磋成長 (二)課程目標 1.探索與表現: 使每位學生能自我探索,覺知環境與個人的關係,運用 媒材與形式,從事藝術表現,以豐富生活與心靈。 2.審美與理解: 使每位學生能透過審美及文化活動,體認各種藝術價 值、風格及其文化脈絡,珍視藝術文物與作品,並熱忱 參與多元文化的藝術活動。 3.實踐與應用: 使每位學生能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連,透過藝術活動增 強對環境的知覺;認識藝術行業,擴展藝術的視野,尊 重與了解藝術創作,並能身體力行,實踐於生活中。 (三)教學方式 1.教學時間:每週2節課。 2.教學年級:3、4、5、6年級。 3.教師分工:以水彩畫專家為主、校內教師協同教學。 4.教師專業成長:利用週三教師進修時間,聘請楊天澤老 師指導。 (四)年度教學主題計畫 水彩畫教學目的:透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辨認各種物品的美感特徵與視覺要素,反思藝術表現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選擇頁: 第1/68頁 第2/68頁 第3/68頁 第4/68頁 第5/68頁 第6/68頁 第7/68頁 第8/68頁 第9/68頁 第10/68頁 第11/68頁 第12/68頁 第13/68頁 第14/68頁 第15/68頁 第16/68頁 第17/68頁 第18/68頁 第19/68頁 第20/68頁 第21/68頁 第22/68頁 第23/68頁 第24/68頁 第25/68頁 第26/68頁 第27/68頁 第28/68頁 第29/68頁 第30/68頁 第31/68頁 第32/68頁 第33/68頁 第34/68頁 第35/68頁 第36/68頁 第37/68頁 第38/68頁 第39/68頁 第40/68頁 第41/68頁 第42/68頁 第43/68頁 第44/68頁 第45/68頁 第46/68頁 第47/68頁 第48/68頁 第49/68頁 第50/68頁 第51/68頁 第52/68頁 第53/68頁 第54/68頁 第55/68頁 第56/68頁 第57/68頁 第58/68頁 第59/68頁 第60/68頁 第61/68頁 第62/68頁 第63/68頁 第64/68頁 第65/68頁 第66/68頁 第67/68頁 第68/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