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中設計了一個裝載著博物館員所有物的神秘箱,並選取了人生境遇最具張力的一位擔任戲劇中「不在場的主角」,以他的後代雅文──一位與學生年齡相仿且充滿好奇心的男孩,企圖解開曾祖父「神秘箱」之謎,作為推進情節、課程與學習的動力。
課程意圖讓學生透過物件去觀察、想像和探究博物館員的生活,從而理解博物學和博物館的內涵與意義。
藉由線索牽引,促發學習者蒞館觀展的內在動機,使其自然而然地理解和實踐博物學家觀察、採集、分類和展示等工作項目,認識奠定國立臺灣博物館收藏基礎和形塑其展示風貌的博物學家,最終就博物館與人類文明以及博物學家和自己生命的連結提出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