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頁 > 體驗課程
課程體驗
Hi, Artists - (年度主題)美術館中有一個越南花園
  • 駐村創作計畫:《靜默花園》 阮英俊將在關美館一樓中庭展開為期二年的《靜默花園》創作計畫,以其切身觀察台灣新住民社群私建的越南小花園出發,從人類學、社會研究各領域擷取各種創作方法,對法殖時期引進越南的植被及台灣的殖民植物史進行對比。藉由在關美館的中庭現地創作並再建構出一座花園,阮英俊把人和植物從其各自所處的情境拉出來,並在新的環境底下一起經歷社會過程。 圖片提供:關渡美術館
  • 「三生萬物 - 啪擦! QQ 漂浮特工 三校聯合工作坊」韓國藝術家 金雅英,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2021
  • 「電火.紅龜.豬公.普傢伙 」幼兒園導覽,臺北數位藝術中心,2020
  • 「島居-海島子民的N種永續生活」基隆高中工作坊, 竹圍工作室,2020
駐村創作計畫:《靜默花園》 阮英俊將在關美館一樓中庭展開為期二年的《靜默花園》創作計畫,以其切身觀察台灣新住民社群私建的越南小花園出發,從人類學、社會研究各領域擷取各種創作方法,對法殖時期引進越南的植被及台灣的殖民植物史進行對比。藉由在關美館的中庭現地創作並再建構出一座花園,阮英俊把人和植物從其各自所處的情境拉出來,並在新的環境底下一起經歷社會過程。 圖片提供:關渡美術館 「三生萬物 - 啪擦! QQ 漂浮特工 三校聯合工作坊」韓國藝術家 金雅英,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2021 「電火.紅龜.豬公.普傢伙 」幼兒園導覽,臺北數位藝術中心,2020 「島居-海島子民的N種永續生活」基隆高中工作坊, 竹圍工作室,2020

活動介紹

  • 藝文工作者是最深度的文化觀察者之一,創作者透過作品表達對於歷史、生活、個人情感以及各種文化面向的觀念與價值,以及當代文化社會的諸多反思。本課程將媒合國內藝術聚落、美術館場館,以及國、內外進駐藝術家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期許開啟學生對於「藝術創作」更多面向的認識,以及從當代藝術開啟人文關懷的視野。

    本計畫設定以一至十一年級學生為體驗對象,規劃校外參訪及校內工作坊。課程為期2週,共計4堂課。課程設計分為三個向度「藝術家工作室體驗」、「藝術家面對面」、「藝術家工作坊」

    1.「藝術家工作室體驗」第一週課程將帶領學生來到「關渡美術館」,參訪由越南籍當代藝術家進行的「靜默花園」計畫。由藝術家親身、近距離分享其作品以及創作中所關注的當代國際、社會、環境等不同議題。(鑑賞、認知)

    2.「藝術家面對面」由授課團隊及藝術家,進行創作介紹及短講分享創作理念和專案執行歷程,亦為下一階段課程操演進行事前引導。(情意、技能)

    3.「藝術家工作坊」由授課老師帶領同學們認識「共融藝術」,並進行專案規劃的操演和實作。(技能、認知)

    ------

    本年度 Hi! Artists 課程主題: 美術館中有一個越南花園

    2020年開始,隨COVID-19疫情在全球各地爆發,為避免病毒「感染」的風險,人類以衛星、程式等科技技術取代實體接觸,「遠距」伴隨「智能」成為全球人類抗疫、面對疫情襲擊的急救萬靈丹。人類的協作、生產行為,皆在系統性地歸檔和資料庫化之下進入大數據運算,人與人在關係經營中生產的關係、記憶和話語,伴隨個體經驗所創造出的多元和差異,將更?趨同。未來的世界,大腦「記憶」將不再是有機、流變的,而以檔案和資料庫永久封存。

    人工的「智能」如何不致人類的「失能」?

    本課程中,我們將借「植物種子」隱喻「文化」,作為混種生命經驗的載體、全球化下的原鄉座標,在大量數位化的檔案及資料之外,能與身體、嗅覺、味道連結的「記憶」。而在疫情回溫之際,期許以本課程設計,透過對於當代藝術的鑑賞認識、與藝術家深度交流,提醒孩子們不忘重拾生命的本質,人與人共融協作的本「能」和心理需求。

    本課程將以越南籍國際當代藝術家阮英俊,目前於關渡美術館進行的長期計畫《靜默花園》為教學場域,帶領學生從「種子遷徙」與「美術館中的花園」,推進對於當代藝術、文化和殖民議題的深度理解及思考。《靜默花園》同時是透過藝術家與在地台灣、越南學生及婦女社群共同打造,本課程亦將帶領同學們認識「共融藝術」,並進行專案規劃的操演和實作。

課程資訊

教學節數
4
場次

*本課程將於2023年9-11月間 (112學年度第1學期)進行。

*本課程場次主要需配合館舍開放時間10:00-17:00(週一休館),凡於館舍開放時段內,上課日期與時間以配合申請單位為優先。

適合年級
國小中年級、國小高年級、國中、高中
使用空間

進班教學/

校園班級現場,由藝術家進班教學。

 

關渡美術館/

台灣第一所位於大學校園內的美術館,分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包含九個展覽廳,室內、室外展覽空間相加起來,共有720坪。與一般美術館不同的是,關渡美術館因位於台北藝術大學內,所以擁有豐富的學術資源。它可以成為學生觀摩、老師教學的第一現場,也可成為博士生、研究生撰寫論文時的第一手調查現場。這一些優勢都足以活化教學內容,激發更多的靈感、活絡創作時的動力。

 

課程所在縣市
臺北市
可受理學校所在區域
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
授課團隊

張瑋倫 XART PETRI DISH

/ APD (Art PetriDish)

自2016年開始,在台灣「435藝術聚落」駐村基地發起的藝術行動,由藝術家張瑋倫主導、串聯。該行動緣起於對公部門經營藝術聚落態度消極、以及內部僵化體制壓制聚落活性等反動,因此透過藝術家集結與共創,推動公部門落實藝術聚落相關政策變革。 <ART LAB X WHO> (2018-2022),則另闢藝術家協作與社區、社群連結的範式,以反思教育為主要關懷,以當代藝術、工作坊為方法,與國、內外藝術家,並與相關機構如竹圍工作室、台北數位藝術中心、關渡美術館、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合作藝術教育專案。

Artist and Organizer / 張瑋倫

跨領域藝術家,過去多以繪畫、雕塑為主要創作媒材,曾於台灣、日本、香港展出。她除了創作者身份,同時也是一名母親,關切當代教育、性別權益以及從個人到家庭,社會中的關係問題和現象。因此,她進一步嘗試發起各種藝術計畫,實驗介入社會的手段和方法,藉以開啟對話和喚起對於現實的反思。從2016年至今,她是APD(Art PetriDish)計畫聯合創始人,致力於推動當代藝術改革社會的想像,曾以藝術行動獲選「獲親子天下創新教育100」。在從事於專職創作前,曾任職於奧美、李奧貝納跨國廣告行銷集團。目前在台北從事創作生產、跨領域研究與策展工作。

Artist / Tuan Mami
1981年出生的阮英俊,目前居住並工作於河內。作為一名跨領域實驗型的藝術家,阮英俊透過在特定場域進行裝置藝術、影像、表演與觀念藝術,重構人與人、人與環境的社會間的互動情境。其近年更不斷開發新創作媒材與表現手法,

甫以《Nhà Sàn Collective》一展參與德國第 15 屆卡塞爾文獻展(Documenta15)(2022)的阮英俊,曾多次受邀至國際各展覽展出,如南韓昌原雕塑雙年展(2014)、南韓光州亞洲文化中心(AsiaCulture Center, ACC)(2015)、英國諾丁漢(2016)、美國科羅拉多 CU Art Museum(2019)、德國慕尼黑 The Haus Der Kunst(2019)、臺灣台北當代藝術館《災難的靈視》(2019)、捷克布拉格雙年展(2020)等,亦舉辦過多次個展,包括2013 年芝加哥 Defibrillator藝廊《Protest Against the Void》、2013 年洛杉磯PØST 《24 Hours Tension》, 以 及 2016 年 鹿 特 丹 ArtRotterdam、2018 年 胡 志 明 市《 The Factory Art Space》、2018 年 東 京 Teratotera 展 出 的《In a Breath-NothingStands Still》等。
越南藝術家阮英俊個人網站http://tuanmami.com 

課程類別
視覺藝術類
體驗課程教案與經費建議表

申請期間

  • 2023/05/08~2023/05/19

課程日期

  • 2023/09/12~2023/10/31

注意事項

  • 1.館舍開放時間為10:00-17:00,凡於此時段內,上課時間可配合申請單位。

    2.館舍公休日為週一不得選課,其餘上課時間可配合申請單位。

    3.課程實施地點:關渡美術館 112 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4.本教案聯繫,請直接與課程設計團隊合作,而非美術館。

    5.本案可結合校外教學行程進行規劃,交通方式可共同商議後確認。

主辦單位

聯絡資訊

聯絡人
張瑋倫
電 話
0919199533
地 址
新北市中和區連勝街一號十一樓之一
E-mail

影音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