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印工作室一直以來都在嘗試如何將絹印與環境教育結合並加深與土地人文的連結,這次規畫了「用絹印說故事—『品味米倉歲月』」的體驗課程,希望能用我們一直在推廣的絹印這項傳統老技藝,結合本身工作室周遭環境的稻田特色,讓小朋友走進大自然,用色彩認識及紀錄這片土地,如何珍惜及保護環境。
本計畫以國小三、四年級為體驗對象,規劃一周於校內、三周於校外的體驗課程,共計八堂課(四周):
1.第一周在學校教室內上課,簡介玩印工作室及傳承的絹印故事;介紹竹北東海自然田環境、成為米倉的歷史,以及分享工作室所設計的「東海田中環境色票」如何從顏色來認識大自然。這堂課為旅程的起點,我們會設計東海田的「學習單」以及「探險地圖」,未來幾周的課程,這兩件物品將成為孩子們的探險法寶,帶著他們一起體驗有趣的冒險。其中「探險地圖」的部份會結合絹印印刷體驗,每位孩子會完成一個印有東海田中探險地圖的「墊板」,孩子們也能發揮創意,為地圖增添豐富的圖像及色彩。
2.第二周開始走出教室,規劃竹22鄉道的探險路線,進行環境導覽,接著會到在地友善農田的老農家穀倉參觀,聽「東海窟」的故事、米倉的由來、簡介農具及碾米設備,最後會帶孩子感受陽光,體驗農夫如何曬稻,我們用「藍曬」的手作體驗,教孩子們用運大自然隨手可得的禮物以撿拾而來的天然素材(穀、花、葉)製作曬成特別的書籤。
3.第三周,帶孩子品味米的味道及層次,分辨白米、胚芽、糙米的不同,分享店家的手作私藏飲品「糙米茶」,在享用之前先讓孩子體驗炒糙米的過程,親自炒過才能用心地嘗出米的甘甜清香,也讓孩子知道友善土地才有乾淨的水及土壤可以種出這麼樣的好米,以米食為主的我們這是多麼的重要。最後,帶孩子將所見所感在現場用簡易的剪貼製版法做成一幅「絹印畫」留存這個特別的記憶。
4.第四周來到玩印工作室,這是個印製故事的基地,引導孩子利用幾周上課以來完成的「學習單」與「地圖墊板」,從中發掘每位孩子所看見的「米倉故事」,經過繪製黑稿、曬版及洗版的過程,一點一滴地將故事與回憶「沖」出來,最後選擇喜歡的色彩將圖案印在環保束口背袋上,完成一件充滿「故事」的作品。動手製作出屬於自己的環保袋,實行減塑生活的開始,也是讓孩子知道環境的保存不易,如何減少人為的破壞,才會有如此美麗的風景,可以從自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