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畫內容概述
本計畫以線性課程規劃、戲劇與偶戲作為平台,結合所在當地的文史資源、歷史背景、當地特有的文化,帶領學童發掘在地社區、傳統文化與故事。內容涵蓋「戲劇課程」、「在地田野調查」、「偶戲發展與製作」,除了著重認識家鄉的特色與文化,也導入專業的偶戲與戲劇概念與欣賞,從美術、表演、音樂等多方面的藝術技巧的培養;帶著孩子進行田野資料蒐集、彙整,劇本發想,將藝術性的活動,與孩童的觀察內容,深刻的轉化為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並且學習成果創作製作主題性的「立體故事屋」,藝術從零開始,舞台、道具、戲偶、排練等過程,感受創作的喜悅,並且提供展演平台給孩子們,帶給還子豐沛的充沛能量,建構孩子們的自信為地方注入活力。
二、課程內容
總課程時數為24小時,每次課程進行2小時,可進行9次課程。
『戲劇課程』(2Hr)偶戲介紹、戲劇創作入門、作品示範
『利澤簡的時光故事』(4Hr)認識家園、故事發想、劇本呈現
『發展與製作』(8Hr)立體故事屋製作
『成果展演』(4Hr)排練、成果演出
三、課程說明
課程進行採「螺旋式課程」的方式安排,由欣賞、遊戲、知識學習、實作,進而發表成果,循序漸進讓學生進入藝術的異想世界。
四、成果展演
學習成果以「偶戲展演」的方式來呈現,透過偶戲創作中最直接且質樸的手創特質,以色彩、造型、比例等視覺元素組成,並結合劇本(文學)、音樂等多元形式,期望孩子們透過「親手操作,親身體驗」的過程累積不同的經驗,建構自己的知識架構,並能達到自我肯定的目標。
五、師資規劃
本計劃由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的藝術老師與學校教師協同教學,並需邀請地方文史工作者擔任專題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