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 藝文深耕 |
狀態 | 準備中 |
計畫標題 | 「藝」想天開—校園空間大改造 |
活動目標 | 1.加強教學成效:透過邀請藝術家駐校創作,共同參與學校藝文課程教學,力求全校學生均能受惠。專業藝術家親臨指導,能增進創意教學,且請學校藝文及各領域教師從旁協助,加強創意教學成效,提昇教師專業知能,把藝術種子留在台東。 2.增進美學賞析:專業藝術家到校指導,引進專業藝術品賞析觀念,擴大學生美學欣賞視野,打開鹿野學子對藝術的窗口,充實藝術鑑賞實力。 3.配合環境教育:邀請藝術家駐校創作,改善校園空間死角,設置師生公共空間裝置藝術美化校園,改善校園老舊建築物狀態,完成環境美感教育。 4.結合社區資源:配合社區現有觀光資源,設計、美化、及宣傳,藉由藝術與各領域課程結合,推動學校本位課程設計,建立在地學校特色。 5.體驗服務學習:由教師開設「服務學習」課程,帶領學生「從做中學」,體驗勞動神聖及增加參與感,並能聚沙成塔,改善校園環境,結合創意校園空間設計,達到美化校園目的。 6.提升學校形象:改善校園公共空間,設計學生作品展示窗口,並美化校園外擋土牆,作為學校辦學事蹟與學校對外之窗,進行學校行銷,增進社區對學校認同與肯定,以提高學校形象。 7.增加學習廣度:由專業藝術家解說賞析裝置藝術、陶藝、木雕、鐵工、塗鴉藝術等視覺藝術,使學生能增加對於生活中視覺藝術認識,視覺藝術不再只有圖畫而已,並能增加學習廣度。 8.增進藝文深度:專業藝術家駐校,藝術以及各領域教師及學生都能學到專業藝術技能,藝術教師能融合原有視覺藝術教法,設計更有深度之課程設計,建立學校特色;其他領域教師也可透過本方案瞭解藝術與人文之精神及內涵,並且將之內化於各領域之課程之中,塑造出有美感、有品格的校園氛帷。 9.提升美學高度:透過作品製作、環境美化等過程,將校園環境進行空間改造,將藝術品請出教室玻璃櫥窗,進行公共藝術空間佈置,美化校園,使校園成為生活美學的實踐場,提升師生美學賞析能力,進入美感生活教育。 10.延續深耕成果:延續97以及98學年度藝文深耕發展重點,99學年度本校將結合藝術與人文,持續擴大各領域參與之方向下,發展各項鹿野特色及各項加深加廣課程,以達藝術深耕之目標。
|
活動內容簡介 | 回顧鹿中二年公共裝置藝術: 陶土、馬賽克、鋼雕、木雕技巧複習 校園景觀大改造規劃: 藝術中廊、展風坊、原住民資源教室、平板木雕拼圖規劃、鋼雕材料構思、校園景觀融入、廢鐵鐵雕大拼圖、鐵雕團體創作
接續97及98學年度完成整體學校規劃,提升學校整體特色課程設計,完全融入學校課程,讓全校學生均能利用藝文課程時間及學期時間參與並享受成果,節數總計114節,由藝術家與本校教師協同教學
|
專案聯絡人 | 趙君偉主任 |
聯絡方式 | 089-551006 |
Email | jwchao1975@gmail.com |
學校地址 | 臺東縣鹿野鄉龍田村光榮路38號 |
預計要舉辦的 活動場地 | 工藝教室.美術教室.藝術中廊.展風坊.原住民資源教室.校門.校區側邊牆面 |
活動預計辦理 時間開始日 | 2010/12/17 |
活動預計辦理 時間截止日 | 2011/6/30 |
申請媒合 截止時間 | 2011/1/30 |
已有經費 | 教育部專案 150000 |
尚缺經費 | |
參加人數 | 160 |
主辦單位 | |
承辦單位 | |
我在尋找的 專長 | 鋼雕.木雕.陶版.戶外公共藝術 |
藝文領域 | 視視覺藝術 |
要求具備的 藝文教學經驗 | 具國高中或國小授課經驗者佳 |
相關文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