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 藝文深耕 |
狀態 | 結案 |
計畫標題 | A.原色視界-泰雅編織、B.五感探索-雕塑創作 |
活動目標 | 1.延續101年以來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主題課程,考量學校視覺藝術師資之缺乏,引進專業師資協助課程發展與師資培力。 2.繼續延聘戮力於傳承發揚泰雅編織藝術的謝美如老師及雕塑藝術家黃斯梵老師,設計專業課程以傳承視覺藝術。 |
活動內容簡介 | 原色視界-泰雅編織 泰雅族向以編織精巧見長,其織品花色繁複、質感柔韌,民族風格顯著。不同於大部分工藝均為男性製作,織布卻是地道的女性個人手工;在經緯線條的鋪陳交錯中,獨到的細膩隱隱浮現,象徵著泰雅婦女堅韌又巧慧的心思。 晚近原住民文化熱潮興起,隨著族群意識的覺醒,傳統工藝也受到廣泛重視。在編織技藝傳續發揚的苦路中謝美如(Siwa Yumin)的努力有目共睹,甚受矚目---要織出真正的泰雅織布,仍要回歸傳統方法,學習手工織布,甚至進一步闢地種麻、制線染色。回歸傳統並不代表一味複製傳統圖案,而是深刻地咀嚼前人的精髓,進而在樣式上有所突破。 秉持著灌溉自己文化的理念選擇回鄉進行藝術實踐,謝美如老師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精神和氣魄正是學生應該效法的典範。在至善基金會經費的挹注、聯繫和規劃下藝術家樂意蒞校開課帶領泰雅學子傳習傳統文化重燃織布熱情。 本課程旨在進行泰雅服裝的認識、傳統色彩的運用及全套泰雅服裝織作,結合服裝展示肢體語言、舞臺呈現等知識,讓學生在課程中可從容展現自我,呈現泰雅服飾之美。
五感探索-雕塑創作 引薦新竹縣在地藝術家,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在雕塑創作默默耕耘二十餘年,熟稔於木雕、石雕、金屬、陶藝、塑造、複合媒材的操作運用,學養紮實、創業有成、為人謙聰實務經驗豐厚的雕塑工作者黃斯梵先生蒞校指導學生。透過雕塑學理的介紹、作品欣賞,與學生共同思索創作主題謀求結合社會文化,體察族群人際間的各種情感,研擬教學單元課程深化學校本位藝術與人文課程之推展。豐富學生習得嘗試與探索藝術媒材表現的知識和方法;藉由多面向的媒材接觸,期許學生能在創作中瞭解藝術創作的可能性與多樣性,並能領悟各自的優劣與趣味,可以深入傳統與現代貫串東西培養創作能量和欣賞作品的面向與能力。同時依課程及媒材的選擇,厚實教師教學觸角與經驗,藉由加深加廣的鋪排,培養自主教學的能力。 |
專案聯絡人 | 張麟彥 |
聯絡方式 | 03-5841027分機21 |
Email | yukanlawa@gmail.com |
學校地址 | 新竹縣尖石鄉嘉樂村3鄰80號 |
預計要舉辦的 活動場地 | 多功能教室、泰雅竹屋 |
活動預計辦理 時間開始日 | 2024/5/9 |
活動預計辦理 時間截止日 | 2024/6/28 |
申請媒合 截止時間 | 2024/5/9 |
已有經費 | 教育部專案 |
尚缺經費 | 0 |
參加人數 | 180 |
主辦單位 | 尖石國中 |
承辦單位 | |
我在尋找的 專長 | 泰雅編織、雕塑 |
藝文領域 | 視視覺藝術 |
要求具備的 藝文教學經驗 | 國中兼課經驗 |
相關文件 | |